中国咖啡市场正经历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期。据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会联合多家单位共同发布的《2025中国城市咖啡发展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咖啡产业规模已达3133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3693亿元1。在这一蓬勃发展的市场中,国际巨头星巴克(Starbucks)深耕中国市场二十余年,本土新锐品牌瑞幸咖啡(Luckin)以数字化打法迅速崛起,而来自加拿大的天好咖啡(Tim Hortons)则凭借“咖啡+暖食”的差异化竞争策略在短短六年内开出1024家门店(截止到2025年3月31日)2。三家品牌虽然发展路径各异,但都面临着如何在激烈竞争中保护品牌资产、防范侵权风险并支持业务扩张的共同挑战。
商标作为品牌最核心的法律工具和载体,其布局策略直接影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已成为品牌构建商业护城河的核心战略之一。对于咖啡品牌而言,商标不仅是识别来源的符号,更是连接产品、服务和消费者体验的战略枢纽。一套设计精良、保护完善的商标体系能够为品牌提供法律保障,支持跨品类延伸,并为国际化扩张奠定基础。
本文将从商标选择策略和商品服务类别布局两大维度,深入分析星巴克、瑞幸和天好咖啡在中国市场的商标保护体系。文章将首先探讨商标选择的基本原则与策略,包括显著性设计、保护性注册和文化适应性;其次详细解析咖啡行业相关的核心商标类别及其战略意义;然后通过三家品牌的典型案例比较不同商标布局模式的优劣;最后提出面向未来的商标管理建议,为咖啡行业及其他领域的品牌建设者提供商标布局的实践参考,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构建可持续的品牌资产保护体系。
一、商标选择策略:设计、保护与文化适应
商标作为品牌识别的核心载体,其选择策略直接影响品牌的市场认知度、法律保护范围和文化接受度。在咖啡行业,成功的商标设计不仅需要具备显著识别性,还需构建防御体系防止山寨模仿,同时考虑文化适应性以实现本土化共鸣。星巴克、瑞幸和天好咖啡作为不同背景的咖啡品牌,在商标选择上展现出截然不同的策略取向,这些差异深刻反映了各自品牌定位和发展战略。
1.显著性设计与品牌识别
商标显著性是商标获得法律保护的基础,也是品牌建立独特认知的关键。商标的显著性(即商标的显著特征)“是指商标应当具备的足以使相关公众区分商品或者服务来源的特征”3。在咖啡行业,三家品牌通过不同方式构建了各自商标的显著性。
星巴克(Starbucks)的品牌核心——英文标识“Starbucks”源自美国作家赫尔曼·梅尔维尔经典小说《白鲸记》中的人物“Starbuck”。这一命名既承载着创始人希望传递的冒险精神与开拓理念,又巧妙呼应了早期咖啡贸易商扬帆远航的海上传统4。自1971年门店创立以来,这一极具识别度的英文名称始终如一地沿用至今,并在全球市场保持高度统一性。星巴克的双尾美人鱼图形商标(见下图1)也是全球最具辨识度的商标之一,其设计融合了航海神话元素与咖啡文化内涵,形成了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和文化象征意义。星巴克在中国不仅注册了标准的美人鱼图形,还针对不同产品线和应用场景注册了多种变体(见下图2、3、4)等,形成了完整的图形商标家族5。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星巴克采取了“单独+组合注册”策略,其将中文“星巴克”、英文“STARBUCKS”、图形(见下图1)分别作为独立的商标申请,同时也注册了上述图文组合商标。组合商标除其整体接受审查外,组成部分中文、英文和图形作为独立的显著性要素,也会分别接受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下称“商标局”)的审查。相比较而言,单独注册会显著提升商标注册的通过率,并赋予品牌在应用中的灵活性。而商标的组合形式尽管在申请注册阶段具有较高的驳回率,其获得注册后在商业活动中的使用则可以体现品牌的独特性并增强在相关消费者中的辨识度。
相比之下,瑞幸咖啡的商标策略更注重简洁现代感。其商标由中文“瑞幸”、英文“luckin”和小鹿图形(见下图5)三部分组成,图形设计采用蓝白配色,传递出科技感和生命力。并且,各个组成元素均融入了品牌为消费者创造幸运时刻的美好寓意6。瑞幸也采取了“单独+组合注册”策略,其将中文、英文和图形元素分别作为独立的商标申请注册。同时,瑞幸也注册了(见下图6、7)(中文部分为“瑞幸咖啡”)等组合商标7。瑞幸可依据不同应用场景(如门店招牌、产品包装、线上App界面等),对这些品牌元素进行单独或组合式运用。这一方案虽然在商标确权环节会增加前期投入,但能赋予品牌形象系统更强的应用延展性。通过这种可灵活配置的品牌运营模式,企业不仅实现了跨渠道传播的精准适配,更有效提升了品牌在多元市场环境中的竞争力8。
天好咖啡(Tim Hortons中国)在商标选择上则体现了国际品牌本土化的典型路径。进入中国初期使用英文“Tim Hortons”标识,同时将其简化为更符合中国消费者认知习惯的“Tims”,并巧妙融入象征加拿大血统的枫叶元素,形成极具辨识度的(见下图8)标识。2023年宣布启用中文名“天好咖啡”,完成了品牌标识的本土化转型9。“天好”二字既保留了原品牌名的音韵特点,又融入了中文“天天好心情”的积极寓意,显著提升了中国消费者的认知度和记忆度。与星巴克、瑞幸类似,天好咖啡同样采取了“单独+组合注册”策略。其单独注册了中、英文标识(见下图9)和“天好”、以及“红枫叶图形+文字”的组合形式(见下图8),为品牌在不同场景的应用提供了灵活空间10。这种设计不仅考虑了法律保护的有效性,也兼顾了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文化适应性需求。
2.保护性注册与商标矩阵
在商标保护实践中,保护性注册是防止品牌价值被山寨稀释的关键手段。咖啡行业作为高频消费领域,一直是商标抢注和山寨模仿的重灾区,三家品牌均建立了不同规模的保护体系来应对这一挑战。
星巴克作为全球咖啡巨头,在中国构建了极为严密的商标保护网络。除核心的“星巴克”和“STARBUCKS”中英文商标外,星巴克还在咖啡馆等核心服务上注册了大量防御性商标,包括“星巴客”“爱巴克”“奥巴克”“星星巴”等中文变体,以及“STARBUCKS”的各种拼写形式“CHABUCKS”“TEABUCKS”“BUCKS”等,构建起了隐形防护盾,防止他人在其核心服务上对其核心商标的模仿和混淆,进而侵蚀其品牌价值。星巴克还对其产品系列名称如“星冰乐/FRAPPUCCINO”“茶瓦纳/TEAVANA”进行了商标保护,防止热门单品名称被滥用。这种保护性注册形成了商标护城河,有效阻止了他人注册近似商标搭便车的行为。
瑞幸咖啡虽然成立时间较短,但在保护性注册上也展现出前瞻性。除注册核心商标外,瑞幸也注册了其变体形式,如“大蓝鹿”(见下图10)等,还保护了“小蓝杯”“瑞幸咖啡大师”等衍生品牌资产。同时,瑞幸也将其系列产品包装(如:见下图11)和产品名称(如“瑞幸冰萃”“耶加生椰”“太妃臻香”等)进行了注册。此外,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瑞幸对其广告语“这一杯谁不爱”“小蓝杯大梦想”也进行了商标注册11。这种对品牌元素的全方位保护策略不仅为旗下两万余家门店的稳健运营构筑了坚实的品牌壁垒12,更为新兴品牌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成功范式。
天好咖啡的保护体系则体现了国际品牌对中国市场的特殊考量。除注册“Tim Hortons”和“天好”核心商标外,还保护了“Tims”这一简称,以及“蒂荷敦”“天慕时”等“Tim Hortons”的各种翻译形式,防止他人利用音译或意译变体形式混淆消费者。天好咖啡还吸取了其他品牌的教训(如鹿角巷、喜茶、小米、苹果等品牌均花费巨大代价进行维权或购买商标),在进入新市场前就完成商标布局,为其在中国迅速扩张到一千多家门店提供了法律保障。
3.文化适应与本土化设计
文化适应性是国际品牌在中国市场成功的关键因素,而商标作为品牌最直观的视觉载体,其本土化设计直接影响消费者的情感连接。三家咖啡品牌在文化适应策略上展现出明显差异。
星巴克(Starbucks)虽然保持全球统一的英文标识和美人鱼形象,但在中国也进行了适度本土化调整,如中文名“星巴克”的采用,春节期间推出融合中国元素的特别版标识(红杯装、蛇年蛇元素等),以及针对中秋节等传统节日设计了专属视觉系统。这种“全球统一+本地微调”的策略既保持了品牌国际形象的一致性,又展现了对本地文化的尊重。
瑞幸咖啡作为本土品牌,其商标设计天然具有文化契合优势。“瑞幸”二字本身就带有吉祥寓意,“luckin”则融合了英文“luck”(幸运)和中文发音,小鹿图形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祥瑞,整体设计符合中国消费者的审美偏好。瑞幸还善于利用中国传统节日和热点事件进行商标的创意延伸,如推出生肖限定包装13,与故宫、长安的荔枝、悟空、浪浪山小妖怪等文化IP联名等,进一步强化品牌的本土认同感14。
天好咖啡的主动性文化适应也体现在方方面面。从英文名“Tim Hortons”到中文名“天好咖啡”的转变不仅是一次简单的翻译,更是品牌定位的重塑。“天好”比直译更具情感温度,与品牌主张的家文化——“享受家一般的感觉”高度契合15。英文品牌则采用了“Tims”这一简写形式,方便中国消费者识别记忆。天好咖啡的门店设计也融入了大量本土元素,如云南门店融入了当地传统的建筑风格及装饰元素,以打造品牌亲和力16。同时,天好咖啡推出了具有中国特色风味、符合中国人口味的改良版“暖食”产品系列等17。这种全方位的本土化策略帮助这个加拿大品牌在中国市场快速建立了情感连接,截至2025年品牌注册会员总数已达2515万18。
表:三家咖啡品牌商标选择策略比较
通过比较可见,三家品牌虽采取的策略不同,但都认识到商标不仅是法律标识,更是品牌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星巴克的全球一致性、瑞幸的本土原生性以及天好咖啡的主动适应性,都为咖啡行业及其他领域的商标选择提供了有参考价值的模式。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和消费者需求多元化,咖啡品牌的商标策略将继续演化,但显著性、保护性和适应性这三个核心原则将始终是商标选择的基石。
二、商品和服务类别的战略布局
商标保护的有效性不仅取决于商标本身的设计与选择,更在于对相关商品和服务类别的系统性覆盖。咖啡行业因其特殊的产业链条和多元化的商业模式,需要在多个商标类别进行布局,才能构建完整的法律保护网络。根据商标局基于尼斯分类制定的《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咖啡品牌需要关注的类别既包括直接相关的核心类别,也包括支持业务扩展的延伸类别,以及面向未来的前瞻性类别。星巴克、瑞幸和天好咖啡在类别布局上展现出不同的战略重点和保护范围,这些差异反映了各自商业模式和发展阶段的特点。
1.核心注册类别分析
第43类(餐饮服务等)涵盖了“咖啡馆”服务,是咖啡品牌最核心的注册类别。星巴克在这一类别的保护极为全面,不仅注册了咖啡馆服务,还覆盖了餐馆、外卖餐饮、会议室出租服务等相关项目,为其多元化的门店形态(包括臻选店、烘焙工坊等特殊店型及其针对人们灵活办公和商务社交活动开辟的“第三空间”)提供法律保障。瑞幸咖啡虽然以“快取店”模式著称,但也完善注册了第43类,为后来推出的“悠享店”等提供堂食服务的门店类型奠定基础。天好咖啡则根据其四种店型(金枫旗舰店、红枫标准店、捷枫Tims Go和灵枫Tims Express)的不同服务特点,在第43类下进行了针对性注册,确保每种商业模式都得到恰当保护19。
第30类(咖啡、食品等)是另一核心类别,涵盖了咖啡、咖啡豆、咖啡饮料等产品。对于销售包装咖啡产品(如咖啡豆、咖啡粉、瓶装咖啡饮料等)的品牌,第30类注册必不可少。星巴克在这一类别的布局极为广泛,不仅包括基本咖啡产品,还延伸到茶、调味品、糕点等相关商品,为其零售产品线(如超市销售的瓶装咖啡、咖啡豆等)提供保护。
瑞幸虽然以现制饮品为主,但也注册了第30类,支持其推出的挂耳咖啡,即溶咖啡粉、瓶装咖啡饮料等零售产品。天好咖啡则特别注重“咖啡+暖食”模式下的类别覆盖,在第30类不仅注册咖啡产品,还包括烘焙食品、三明治等暖食商品,与其“咖啡+暖食”的差异化战略高度契合20。
2.延伸保护类别选择
除核心类别外,咖啡品牌还需根据具体业务模式注册一系列延伸类别,构建更完整的保护体系。第35类(广告、商业经营类)是其中最为关键的延伸类别,包含广告宣传、商业管理、连锁加盟等服务,对于需要进行品牌推广、特许经营的咖啡连锁企业至关重要。星巴克在第35类的注册覆盖了广告、商业管理、特许经营的商业管理等多个项目,支持其全球特许经营体系。瑞幸则比较重视第35类中与线上营销相关的服务,如为零售目的在通讯媒体上展示商品、通过网站提供商业信息等,与其数字化营销战略相匹配。天好咖啡在第35类的布局则侧重连锁加盟管理,为其在中国市场的快速扩张提供法律基础。
第21类(家用或厨房用器具和容器等)对销售咖啡器具的品牌尤为重要,覆盖咖啡杯、咖啡壶、咖啡豆磨具等商品。星巴克广泛注册第21类,保护其标志性的城市系列马克杯等周边产品;瑞幸和天好咖啡也进行了基础注册,以保护其保温杯产品,为可能的衍生品开发预留空间。21
第7类(机器等)的非手动磨咖啡机、第11类的电咖啡机、咖啡过滤器等咖啡上下游产品也是三家咖啡品牌进行延伸保护所主要选择的类别。
第32类(无酒精饮料等)涵盖了咖啡味非酒精饮料、果汁饮料等,星巴克和瑞幸都注册了此类以保护咖啡以外的其他即饮饮料产品线。
第9类(计算机软件等)在数字化时代越发重要,涵盖咖啡点单App、智能咖啡设备等。星巴克和瑞幸都拥有强大的移动应用,因此对第9类进行了完善注册;天好咖啡也通过注册第9类支持其数字化订单系统。
第41类(教育培训等)则对于通过举办咖啡制作课程、宣传其咖啡文化的品牌有意义,星巴克在其“咖啡教室”活动中就利用了此类保护。
3.全产业链保护策略
领先咖啡品牌已不再满足于基础类别注册,而是采取全产业链保护策略,将商标覆盖从原料采购到终端消费的各个环节。星巴克作为行业标杆,其商标布局几乎覆盖了整个咖啡产业链——从咖啡豆种植(第31类)、烘焙加工(第40类)、到零售服务(第43类)、包装物料(第16类)、物流配送(第39类)乃至员工服装(第25类)、纪念品(第14类)、培训教育(第41类)等,形成了滴水不漏的保护网络。这种防御性注册能够有效防止业务扩展时遭遇商标障碍,同时也能防止他人在不同类别的商品或服务上注册使用其商标或近似标识,从而避免其商标的独特性和影响力被淡化。瑞幸虽然成立时间较短,但也展现出全产业链保护的意识。除核心的咖啡服务外,还注册了与咖啡机维护(第37类)、金融服务(第36类,支持其App支付)、甚至可能的咖啡旅游(第39类)相关的类别,显示出打造咖啡生态系统的雄心。天好咖啡则结合其“暖食”特色,将保护范围延伸到食品(第29、30类)、餐饮管理(第35类)等领域,与其“咖啡+暖食”的差异化定位相呼应。同时,天好咖啡也注册了服装(25类)、纪念品(14类)、玩具(28类)等类别,为可能的衍生品开发预留空间。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三家品牌对新兴领域的前瞻性注册。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率先注册了涵盖元宇宙概念的商标,为未来虚拟商品交易及NFT业务拓展奠定了法律基础;瑞幸咖啡则精准布局无人零售相关类别,为其智能终端设备及自动化零售体系的建设提供了商标保障;而天好咖啡则聚焦大健康趋势,在餐饮领域进行了防御性注册,为其健康轻食业务的发展扫清了法律障碍。这种未雨绸缪的商标战略,不仅体现了品牌对行业趋势的敏锐洞察,更为企业未来的创新发展构筑了坚实的法律护城河。
表:咖啡品牌核心商标类别及保护重点
通过比较可见,三家咖啡品牌在类别布局上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星巴克作为成熟国际品牌,保护范围最广,几乎覆盖咖啡全产业链;瑞幸作为数字化原生品牌,更侧重与线上业务相关的类别,同时,其也吸取其他品牌的经验与教训,将商标保护延伸到几乎所有商品和服务类别;天好咖啡则结合“咖啡+暖食”特色,在相关食品类别重点布局,并向周边衍生产品拓展。这种差异反映了商标战略与商业模式的高度一致性——商标类别布局不是简单的法律手续,而是品牌商业战略的法律表达。随着咖啡行业竞争加剧和商业模式创新,商标类别布局将继续演化,但“核心+延伸+前瞻”的三层保护框架将始终是咖啡品牌构建商标护城河的基础架构。
三、三家咖啡品牌的商标布局案例比较
深入分析星巴克、瑞幸咖啡和天好咖啡在中国的具体商标实践,可以清晰辨识出三种不同的商标布局模式——星巴克的“全球统一型”、瑞幸的“数字原生型”和天好咖啡的“本土适应型”。这些模式在商标申请时间线、注册类别覆盖、申请主体结构等方面展现出系统性差异,反映了不同背景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战略取向。通过比较这些典型案例,我们可以提炼出适用于不同发展阶段和商业模式的商标布局经验,为咖啡行业及其他领域的品牌提供实践参考。
1.星巴克:全球统一型布局
星巴克在中国的商标布局体现了跨国企业典型的“全球统一”策略,其核心特点是保持商标全球一致性,同时通过广泛注册构建严密保护网络。星巴克早在1999年就进入中国市场,其商标布局也相应启动较早,形成了显著的时间优势。根据公开资料查询,星巴克公司(Starbucks Corporation)作为主体在中国注册了超过1700件商标,涵盖全部45个国际类别,构建了极为全面的保护体系22。
星巴克的商标申请呈现出明显的分层结构。在核心类别(第43类餐饮服务、第30类咖啡产品)上,星巴克不仅注册了核心商标,还针对不同产品线和服务场景注册了其核心商标的变体形式。在延伸类别上,星巴克采取了防御性注册策略,即使当前业务尚未涉及的领域也提前布局,如注册第5类(医用营养饮料)为可能的健康饮品线做准备,注册第25类(服装)保护可能的周边产品。这种超前的注册意识使星巴克在业务扩展时很少遭遇商标障碍。
星巴克的全球统一策略优势在于保持了品牌形象的一致性,降低了消费者的认知成本;广泛的类别注册则为业务创新提供了充分空间。但这种模式也存在挑战——高昂的注册和维护成本对中小企业可能构成负担;严格的全球统一标准也可能限制本地化创新的灵活性。
总体而言,星巴克的商标布局堪称跨国企业在华商标保护的典范,其系统性、前瞻性的做法值得计划国际化发展的中国品牌借鉴。
2.瑞幸咖啡:数字化原生型布局
瑞幸咖啡作为中国本土崛起的咖啡连锁品牌,其商标布局呈现出鲜明的“数字原生”特点,紧密围绕数字化商业模式构建保护体系。瑞幸成立于2017年,其商标申请几乎与品牌创立同步进行,展现了新兴品牌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查询中国商标网可见,瑞幸已注册超过2100件商标,总数已超过了星巴克,不仅在关键类别上进行了保护,在其他几乎所有类别上也进行了完善23。
瑞幸的早期商标策略最显著的特点是高度匹配其商业模式。作为以“快取+外卖”为主要销售渠道的数字原生品牌,瑞幸在第9类(App软件)、第35类(线上营销)、第39类(外卖服务)等数字化相关类别上重点布局,为其“线上点单、线下自提/外卖”的核心商业模式提供法律保障。随着业务模式从纯线上向“线上+线下”融合转变,瑞幸及时补充了第43类(堂食服务)的注册;推出即饮产品线后,又加强了第30类(咖啡饮料)和第32类(非酒精饮料)的保护,实现了快速迭代。这种动态调整的商标策略与瑞幸敏捷的业务发展节奏保持同步。
瑞幸的数字原生型布局的优势在于聚焦核心业务、注册效率高且成本可控,但也存在保护范围相对局限的挑战。值得注意的是,瑞幸在后期已借鉴成熟企业经验,逐步完善全类别布局,体现了从“精准防御”到“战略储备”的商标策略升级。
瑞幸的实践为数字化原生品牌提供了重要启示:商标布局既要紧扣当下业务需求,也需为未来发展预留空间,在聚焦核心与全面保护之间寻求动态平衡。
3.天好咖啡:本土适应型布局
天好咖啡(Tim Hortons中国)作为国际品牌本土化的典型案例,其商标布局呈现出“本土适应”的鲜明特征,即在保持国际品牌基因的同时,积极调整以适应中国市场的法律环境和消费者偏好。Tim Hortons于2019年进入中国,成立了合资公司Tims天好中国(THCH)以负责其品牌在中国的运营,显示出本土运营实体在商标战略中的核心作用。
天好咖啡通过三步实现本土化:首先将英文名简化为“Tims”;2023年启用中文名“天好咖啡”完成商标注册;在产品上推出"咖啡+暖食"组合,使食品订单占比达54.5%(2025年3月数据)24。值得注意的是,品牌的商标布局与产品本土化形成了良性互动:一方面商标保护为产品创新提供了法律保障,另一方面产品创新又强化了商标的品牌价值,共同构建起天好咖啡在中国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天好咖啡的本土适应型布局优势在于平衡国际品牌基因与本地市场需求,通过主动调整获得文化认同。天好咖啡的商标实践为国际品牌在华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深度本土化不是简单的翻译调整,而是从商标策略到产品服务的系统性重构。
天好咖啡的经验表明,有效的商标布局不在于面面俱到,而应当聚焦核心业务。通过精准的商标策略为商业模式提供深度保护。这种“少而精”的商标理念,既确保了品牌资产的安全,又避免了资源浪费,实现了知识产权保护与商业价值的最大化统一。
表:三家咖啡品牌商标布局模式比较
四、商标布局实践借鉴与未来趋势
1.商标布局实践借鉴
通过对三大咖啡品牌的深度分析可以看出,成功的商标布局从来不是单一模式的简单复制,而是基于品牌基因的战略选择。星巴克采用的“全球统一型”布局彰显了跨国企业的规模优势和文化输出能力;瑞幸的“数字原生型”策略体现了互联网时代新锐品牌的敏捷特性;天好咖啡的“本土适应型”则展现了国际品牌深耕区域市场的智慧。在中国咖啡市场持续扩容(预计2025年达3693亿元规模)的背景下,这三种模式将呈现融合发展趋势,但战略协同性、前瞻布局能力和动态调整机制将始终构成咖啡品牌商标战略的三大核心支柱。
2.未来趋势展望
展望未来,咖啡品牌商标布局将呈现三大趋势:
一是商标资产化趋势加剧。商标正从传统的法律保护工具转变为具有市场估值能力的战略资产。头部咖啡品牌的商标估值已突破十亿量级,在投融资、并购重组等资本运作中扮演关键角色。这要求品牌建立专业的商标资产管理体系,包括定期价值评估、组合优化和交易策略制定。
二是情感化连接日益重要。现代商标已超越简单的识别功能,进化为承载品牌价值的情感符号。星巴克的“第三空间”场景、瑞幸的“快时尚”理念、天好咖啡的“家文化”主张,都通过商标布局获得具象化表达。未来商标设计将更加注重情绪共鸣,布局范围也将延伸至文化艺术等体验型场景,构建多维度的品牌感知系统。
三是开放式共创模式兴起。借鉴互联网思维的共创模式正在重塑商标开发流程。通过众筹设计、用户投票等参与机制,品牌不仅能增强消费者归属感,还能获取市场洞察。但需注意建立完善的法律保障机制,明确衍生权利的归属,防范开放式创新带来的知识产权风险。
咖啡品牌还需关注法律环境变化。从国内发展来看,我国商标法律制度近年来持续优化升级,尤其体现在审查标准精细化、商标注册快速审查通道的适用、撤销三年不使用制度新规的出台等环节的动态调整。而在国际层面,商标保护面临双重挑战:既要应对不同法系国家间的制度性差异,又需克服文化认知差异带来的品牌保护障碍。为此,建议品牌构建“内外协同”的商标保护体系:一方面组建具备专业资质的内部法务团队,另一方面选择具有全球服务网络的专业代理机构,通过定期法律环境扫描和策略评估,确保商标布局始终与国内外法律政策的最新发展保持动态适配。
五、结 语
在中国咖啡市场(规模接近3700亿元)中,商标已经不仅是法律要求,更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武器。星巴克、瑞幸和天好咖啡的实践表明,把商标管理纳入企业战略的品牌,往往能获得更持久的市场优势。需要强调的是,商标战略不是一劳永逸的,它需要随着品牌发展不断调整——只有做到既有长期规划又能灵活应变,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注释文献:
1.中国食品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32529440917971290&wfr=spider&for=pc2.天好咖啡官网,https://www.timhortons.com.cn/home/about3.《商标审查审理指南2021》,国家知识产权局,第217页。4.星巴克官网,https://archive.starbucks.com/record/our-5.中国商标网,https://wcjs.sbj.cnipa.gov.cn/home6.瑞幸咖啡官网,https://www.lkcoffee.com/about7.中国商标网,https://wcjs.sbj.cnipa.gov.cn/home8.瑞幸咖啡官网,https://www.lkcoffee.com9.天好咖啡官网,https://www.timhortons.com.cn/home/about10.中国商标网,https://wcjs.sbj.cnipa.gov.cn/home11.中国商标网,https://wcjs.sbj.cnipa.gov.cn/home 12.瑞幸咖啡官网,https://lkcoffee.com/ 13.https://www.cmovip.com/detail/36614.html 14.https://roll.sohu.com/a/907605150_121124374 15.天好咖啡官网,https://www.timhortons.com.cn/home/about16.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28656803233224179&wfr=spider&for=pc 17.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4OTU0NjgwOA==&mid=2247524976&idx=3&sn=540af85b5e81724bb1e4ccc0a19324d4&chksm=ec2f5527db58dc31eb7b237ce7e1e92fdf6d5e53f8d1275008e004f3750ec91a5f3e63ad0479&scene=27 18.天好咖啡官网,https://www.timhortons.com.cn/home/about19.中国商标网,https://wcjs.sbj.cnipa.gov.cn/home20.中国商标网,https://wcjs.sbj.cnipa.gov.cn/home21.中国商标网,https://wcjs.sbj.cnipa.gov.cn/home22.中国商标网,https://wcjs.sbj.cnipa.gov.cn/home23.中国商标网,https://wcjs.sbj.cnipa.gov.cn/home24.天好咖啡官网,https://www.timhortons.com.cn/home/about
北京
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中路5号财富金融中心35-36层
电话:+86 10 8587 9199
上海
上海市长宁区长宁路1133号长宁来福士广场T1办公楼37层
电话:+86 21 6289 8808
深圳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金田路荣超经贸中心4801
电话:+86 755 8273 0104
天津
天津市河西区郁江道14号观塘大厦1号楼17层
电话:+86 22 8756 0066
南京
南京市江宁区秣周东路12号7号楼知识产权大厦10层1006-1008室
电话:+86 25 8370 8988
郑州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金融岛华仕中心B座2楼
电话:+86 371 8895 8789
呼和浩特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绿地腾飞大厦B座15层
电话:+86 471 3910 106
昆明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恒隆广场11楼1106室
电话:+86 871 6330 6330
西安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锦业路11号绿地中心B座39层
电话:+86 29 6827 3708
杭州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学院路77号黄龙国际中心B座11层
电话:+86 571 8673 8786
重庆
重庆市江北区庆云路2号国金中心T6写字楼8层8-8
电话:+86 23 6752 8936
海口
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玉沙路5号国贸中心11楼
电话:+86 898 6850 8795
东京
日本国东京都港区虎之门一丁目1番18号HULIC TORANOMON BLDG.
电话:0081 3 3591 3796
加拿大
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省夏洛特顿市皇后街160号
电话:001 902 918 0888
迪拜
迪拜伊玛尔商业园1号楼505号
电话:971 52 8372673
Copyright 2001-2025 Anli Partners.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603号
法律咨询电话:400-800-5639